近日,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收治了一名口服“卡马西平”后导致中毒性表皮坏死症的重症患者。幸运的是,经该院皮肤科医护人员精心救治,这名患者近日康复出院。
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袁伟向记者介绍,“卡马西平”是一种治疗癫痫病和神经性疼痛的药物,这名53岁女性患者因面瘫自行口服了3片“卡马西平”,服药几个小时后,她的面部、颈部就出现了红斑、丘疹,瘙痒明显。不久后,出现全身皮肤破损、面部肿胀、口腔溃疡。在当地医院就诊未见好转,转诊到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。经该院皮肤科全力诊治,患者全身糜烂面逐渐干涸、结痂,无新发水疱、无触痛,好转出院。
记者了解到,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,住着好几位类似皮肤过敏的患者,有的因服用痛风类药物引起,有的是使用镇痛消炎药引起。据袁伟介绍,中毒性表皮坏死症是药疹中最严重的类型之一,常由磺胺类、解热镇痛药、抗生素、巴比妥类、卡马西平、别嘌呤醇、抗结核药等引起。该病起病急骤,部分患者初发似多形红斑型、麻疹型、猩红热型药疹,但皮损会迅速发展为弥漫性紫红色或暗红色及灰黑色斑片,迅速波及全身,在红斑处出现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和表皮松解,大片糜烂、渗出,如烫伤样外观,皮损触痛明显。严重的还会出现内脏损害、高热、恶心、腹泻、昏迷等全身症状。如抢救不及时常因继发感染、肝肾衰竭、电解质紊乱、脓毒血症、内脏出血等而死亡。
袁伟提醒道,药物过敏的潜伏期短则15分钟、长则100天,来势凶猛。服药后一旦出现皮肤对称性瘙痒、红斑,要马上入院就诊。
(记者 罗洋)